來源:中國能源報
近日,挪威政府發(fā)布預算草案顯示,2023年,挪威將提高多個北海油氣田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同時該國將加強天然氣管道運輸出口力度,增加對其他歐洲國家的油氣出口量。
事實上,挪威作為西歐地區(qū)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已經成為歐洲的“救命稻草”。今年以來,挪威替代俄羅斯,一躍成為歐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氣進口來源國。然而,受油田老化、既定氣候目標等因素的影響,業(yè)界普遍認為,挪威等歐洲產油國的產量仍較為有限,遠不足以讓歐洲能源實現(xiàn)自給自足。
挪威加大油氣生產力度
根據上述草案,今年挪威天然氣產量預計將達到1220億立方米,明年挪威天然氣產量將維持在1210億立方米。與此同時,明年,挪威原油、凝析油等液體油的產量預計將較今年全年產量增長15%以上。整體上看,明年挪威油氣生產總量將達到每天430萬桶石油當量。
其中,北海Johan Sverdrup油氣田將是挪威油氣的主要產區(qū)。隨著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第二階段生產,該區(qū)域的油氣產量將上漲22萬桶/日石油當量。由Equinor運營的另一海上油氣田Johan Castberg也將在明后年內開始生產,該油氣田已探明的可采儲量達4億至6.5億桶原油當量,預計開采年限可達30年。
今年7月,挪威政府還公布了提高天然氣產量的計劃,批準了境內近10個油氣田的擴產計劃。挪威政府表示,提高油氣田產量意味著今年挪威通過管道出口至其他歐洲國家的天然氣總量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歐盟加深與挪威合作
在業(yè)內看來,挪威此時擴大油氣生產是為了滿足油氣供應緊張的歐盟和英國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今年9月,挪威與歐盟已經同意達成“聯(lián)合措施”,將聯(lián)手控制歐洲地區(qū)激增的天然氣價格。
不僅如此,挪威還在近期新增了對歐盟的天然氣管道。9月底,挪威、波蘭、丹麥三國宣布共同建設的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正式投運。
據歐洲媒體Euractiv報道,該管道的建設成本至少為16億歐元,主要由波蘭和丹麥天然氣運營商投資建設,同時也獲得了歐盟提供的一部分資金。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將連接挪威和波蘭,并通往周邊多個國家。每年,挪威計劃通過該管道運輸至少100億立方米天然氣至波蘭。
對于這條管道,歐盟能源專員Kadri Simson評論稱,該管道是歐盟保障區(qū)域能源安全供應的重點項目,將有助于歐盟獲得更加多元化的天然氣來源,在應對當前的能源危機中將起到重要作用。
緩解能源危機效果有限
不過,業(yè)界普遍認為,挪威的增產對于解決歐洲能源供應危機效果有限。
據挪威政府的官方數據,2021年,挪威生產的天然氣大約能夠滿足歐盟和英國整體天然氣消耗量的25%,隨著該國擴大油氣產量,到今年年底,該國產量約能夠滿足歐盟和英國33%的天然氣消費量。雖然比例有所提升,但實際上歐洲國家在油氣方面仍高度依賴外部進口。
截至今年10月,歐盟已針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俄羅斯運送至歐盟的天然氣也一減再減,為彌補天然氣缺口,歐洲國家一再增加LNG進口量,但隨全球市場供需波動、始終維持高位的LNG價格讓歐盟付出了巨大成本。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美國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LNG供應來源國。然而,在全球LNG市場都處于緊張的情況下,今年9月,美國Henry Hub的現(xiàn)貨天然氣價格已經達到了7.8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chuàng)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同期內,歐洲天然氣平均價格甚至達到了57.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從長期來看,對于解決能源危機,歐洲國家的本土油氣業(yè)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挪威石油與能源部長Terje Aasland曾表示,開發(fā)新的油氣項目將讓挪威維持相對較高的油氣產量,直到2030年,挪威都將是歐盟穩(wěn)定的能源供應方。然而,挪威油氣生產仍面臨著油田老化而產量衰退的挑戰(zhàn),挪威將不得不開發(fā)更多新的海上油氣資源。
不僅如此,既定的氣候目標也成為歐洲擴大本土油氣產量的“絆腳石”。據歐洲媒體Euractiv報道,挪威政府此前承諾,到2030年達成溫室氣體減排55%的目標,海上油氣開發(fā)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整體排放的1/4左右。在此情況下,挪威氣候部長Espen Barth Eide多次呼吁,應盡快永久性關停老舊油氣田。
除挪威以外,荷蘭、德國、意大利等國也都有一定的油氣資源儲量,在電價飆升的情況下,近期這些國家也出現(xiàn)了重啟海上油氣鉆探的聲浪。然而,考慮到歐盟既定的氣候目標,擴大油氣產量也面臨著重重政策阻礙。